近年来,国美系贷款平台“美易借钱”因高利率、捆绑会员等问题频频被投诉。不少用户反映,平台显示的可借额度形同虚设,只有购买高价会员才能实际下款。这一现象不仅涉嫌变相抬高借款成本,更让用户陷入“会员费+高息”的双重收割。
会员费背后的“隐形高息”
根据用户投诉和媒体报道,美易借钱的会员费金额差异极大,月卡价格从209元到1619元不等。例如,一位用户申请3万元借款时,平台显示年化利率23.99%,但每月需额外支付1619元会员费。经IRR计算,实际利率高达36%,已逼近法律红线。这种通过会员费变相抬升利率的行为,与“砍头息”性质相似。
会员等级 | 会员费(元/月) | 对应借款额度提升 | 数据来源 |
白银会员 | 209 | 2900元 | |
超级会员 | 1619 | 3万元及以上 |
用户案例:额度成“摆设”,会员是门槛
案例1:2024年3月,张女士尝试申请2900元借款,平台要求必须购买209元白银会员,否则无法提交申请。最终她发现,会员费占借款金额的7%,远超宣传的利息。
案例2:李先生在2025年1月申请2万元贷款时,被强制收取959元会员费。客服声称“会员可提升审核通过率”,但实际放款后,他发现每月还款中仍包含高额利息。
这类案例在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6.5万条,甚至有用户直言:“额度只是诱饵,会员才是平台的真正目标。”
平台如何规避监管风险?
美易借钱在协议和页面设计中埋下多处“免责条款”:
1.模糊的会员权益:宣称会员可享“提额券”“免息券”,但小字注明“实际效果以审核为准”。
2.嵌套协议:在《超级会员服务协议》中限定“仅对信用良好用户开放”,将责任推给借款人资质。
3.动态利率展示:登录前显示利率上限35.75%,登录后调整为23.99%,制造合规假象。平台甚至将部分会员费包装为“第三方权益”(如视频平台会员),试图规避“变相高息”的监管定义。
美易借钱的商业模式暴露了助贷行业的灰色地带——用额度吸引用户,用会员费填补利润,用复杂协议逃避监管。对于借款人而言,需警惕“可借额度”背后的隐藏成本;对于监管层,亟需明确会员费与借款成本的关联性认定标准,避免高息借贷披上“会员服务”的外衣继续横行。